其他
好教学之“好”其义不外乎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教师 Author 檀传宝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檀传宝:好教学之“好”其义不外乎三
注释:[1]参见拙文《教育活动评价的第三标准》,《中国教育报》1997年2月27日“教育科学”版等。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公民道德建设如何迎接新时代——正确理解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时代特征
作者|檀传宝来源|人民教育一、如何理解“新时代”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已经受到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无疑具有许多十分重要的继承性。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坚持自觉传承传统美德、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等。但是,领会《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的重要意义,最为重要的观察点应当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换言之,准确理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最重要的关键词当然是“新时代”。而如果从国人生存质量的角度看,这个“新时代”的新特征远远超越“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那样的描绘。因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虽然有过汉唐等相对强盛、富足的朝代,但整体上却长期处于农业文明、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历史阶段。故就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亦即告别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历史这一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乃“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万年未遇之大变局”也。
新时代的上述特点意味着从现在起,整个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的“优势需要”已经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满足人们对于真善美、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将成为社会整体发展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最重要理由。这一点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段就有十分明确的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像在经济领域我们必须实现转型、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样,毫无疑问,在新的时代人们只有与时俱进、用新的思路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才可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因此,道德建设如何实现自己的“供给侧改革”、迎接新时代,就成为当前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回答的时代课题。
二、新时代道德建设应当特别关切的三大关键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很大程度上已经回应了道德建设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时代之问。这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把握改革开放等时代特征。比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念,倡导‘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的理念,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其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就既具有伦理精神的继承性,更有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特征。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公民道德建设如果离开改革开放就一定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道德说教。
第二,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尊重立德树人的专业性要求。改变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来都是最为复杂的社会与教育工程,忽视规律性人们将一事无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注意实现从“简单的政治正确”到“政治正确的有效实现”的转移。因此,《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要“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尤其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一句话,道德只有内化成为真实的人格,才能具有真正伟大和持久的力量。
第三,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一定要实现道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是社会的问题。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首先是对全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因此,一定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与此同时,公民道德建设还要“发挥制度保障作用”“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抓好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针对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在当前尤其迫切、重要。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解十分狭隘,认为基本上是针对青少年的学校德育课题。其实,如果公务员忘记中华民族“官师一体”的优良文化传统,如果影视明星、网络大V等道德败坏去做负面示范,单是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德育也会面临更为严重的“5+2≤0”的尴尬,何况其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毒化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实现道德教育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新时代本质上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德行水平不仅影响他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自己的尊严与幸福。愿所有共和国的公民都能积极参与道德建设,携手进入精神境界上的新时代。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